欢迎光临本站
我们一直在努力

小米撤离北京,选择新址,或是出于成本、发展空间考量,也可能是为了战略布局和规避风险。物联卡商城揭示其中隐情。

小米的动向成为了近期热议的话题,这家中国互联网巨头自2010年创业,至2018年上市,仅用了短短八年时间,打造出了中国互联网的神话,与百度、京东一同成为北京的新经济名片。然而,小米是否真的离开了北京呢?

小米选择南下,将部分业务迁往武汉和南京,这是否意味着“逃离”北京?根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的报道,小米在2019年3月底前为迁往武汉和南京的员工提供了一系列丰厚的福利,包括维持原薪、3万元的搬家补贴、购房资格不受当地限购政策限制等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小米在住房方面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条件。公司为员工申请了人才公寓,武汉的租金仅为1000元/套,南京的租金在2000-3000元/套之间。同时,这些员工不受当地购房政策限制,可以直接获得购房资格。小米还计划与当地开发商合作,争取为员工提供优惠购房方案。

早在2017年,小米就开始建设湖北总部,与武汉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。目前,小米、金山、顺为已在武汉设立了第二总部,员工规模超过600人。小米武汉总部大楼的建设也在积极推进中。

小米创始人雷军曾在小米香港上市后表示,小米武汉总部将规划为万人规模,以研发为核心。这一举措似乎预示着小米正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本优化。

通常,企业总部的选择反映了其业务发展的需求。一线城市如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拥有丰富的资源,而小米早期在北京的成功,得益于这里的人才和资本支持。但随着小米的成长和上市,高昂的运营成本开始成为考量因素。二线城市提供的优惠政策,如武汉和南京的低生活成本和税收优惠,对小米这样的企业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。

如同经济学家薛兆丰所述,企业家的角色是寻找愿意为其经营活动买单的消费者。小米在初创时期选择北京是正确的,但现在,为了保持财务报表的美观,控制硬件利润不超过5%,小米必须考虑降低成本。因此,华为将手机制造基地迁往东莞,中兴通讯将生产基地迁往河源,都是出于类似的原因。

一线城市如果因为生活和运营成本上升导致企业流失,可能会动摇其未来发展基础,这是城市需要警惕的问题。伦敦曾经因同样的问题引发城市问题,值得深思。

版权声明: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.0国际许可协议 [BY-NC-SA] 进行授权
文章名称:《小米撤离北京,选择新址,或是出于成本、发展空间考量,也可能是为了战略布局和规避风险。物联卡商城揭示其中隐情。》
文章链接:https://www.youkayouwang.com/kaquan-baike/wulianka/85599.html
本站资源仅供个人学习交流,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,不允许用于商业用途,否则法律问题自行承担。